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有机小知识|好秧一半收,理想产地也不能少
发表时间:2024-08-05     阅读次数:     字体:【

有机小知识




 好秧一半收,理想产地也不能少 




有机是什么,

您的第一反应是?

有人说,有机是自然生态,

也有人说有机充满科学的魅力;

有人说有机是对土地的眷恋,

也有人说有机寄托了我们对生活美好的情感。




有机水稻生产培育壮秧的栽培措施



25984934988159792.jpg

第一,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确定适宜的播种期,趋利避害,使水稻的抽穗、开花、灌浆期处在最适宜的气候时段。

第二,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育秧,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育秧(苗)方式,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有土育秧、无土育秧、大田育秧、大棚育秧等。

第三,移栽种植方式以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种植为宜,适当稀植以利于有机水稻的健康生长,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有了好秧,理想产地也不能少


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功能性、稳定性、持续性会越来越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按优胜劣汰自然进化法则相生相克运行的结果,物种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会使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组成与功能越来越趋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保持有机水稻产地的生物多样性,能大幅度减少甚至停止使用农药,从而解决农业严重依赖农药化肥而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物种灭绝、农业生态系统崩溃问题。



维持优良产地条件的科学方法



保持有机水稻产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要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有意识地保留田边杂草和天敌栖息地;创造条件,推行有机生产“种养结合”方式,以生物引生物;种植各类有机作物或轮作、休耕等,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注重土壤、水稻植株、稻田微生物、昆虫、气候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的调节来维持土壤肥力,控制病虫草害,保持有机水稻生产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和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稻鳅共栖

8bca6334ba7a4fa9bd8ff6360a7c7be9_th (1).jpg


公主岭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这里最神奇的当属这张立体有机种养模式的技术名片——“稻?鳅共栖”立体有机种养模式。

这里的水稻田从来不喷洒农药,一样没有虫子的侵害,这便是得益于采用的“稻?鳅共栖”立体有机种养模式。泥鳅在稻田浅水中上下游动,能促进水层对流、物质交换,特别是能增加底层水的溶氧,起到监测水质的作用。泥鳅还喜欢吃水稻上的螟虫卵及褐稻虱,能够帮助控制稻田病虫害,而它的排泄物则是水稻生长最好的有机肥料。泥鳅觅食过程可起到松土作用,从而促进水稻根部微生物活动,使水稻分枝根加速形成,壮根促长。

此外,稻田水域是水稻和泥鳅共同的生活环境,泥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形成有效的生态循环。




来源 |《有机稻米的生产与管理》

瑞昌市人民政府官网

江苏大学官网 华夏有机农业



中农慧眼(苏州)有机产品认证有限公司

网址:www.caucb.com

邮箱:yangs@caucb.cn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蠡路366号

联系电话:0512-68708739; +86 16601046026





 
上一篇:国内要闻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优质农产品更多了,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了7.8万个
下一篇:有机资讯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的通知
Copyright  ©  2019-   中农慧眼(苏州)有机产品认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